博魚官網養老金融的“大城樣本”
作者:小編 發布時間:2024-11-29 09:23:02 瀏覽:次
博魚官網養老金融的“大城樣本”公寓位于南四環,被大型社區環抱,與商業綜合體“世界之花”和石榴公園一墻之隔,與在遠郊的養老院相比,這里的地理位置還算不錯。不過,院長吳翠翠告訴我們,公寓建成近7年來,160張床位還沒住滿,也沒有實現盈利,“超過90%的老人還是傾向于居家養老,這是目前養老行業的現狀?!倍蛹茵B老需要更多的護理人員,需求差異性大、服務成本高,也是業界普遍面臨的難點。
除了照護需要,很多老人在社交、陪伴等方面同樣有訴求。臨別時,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坐在輪椅上和我們道別,并目送我們下電梯。樓下大廳里,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唱歌,多是上世紀的老歌。
一家養老院的發展現狀,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老齡化進程加速之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養老被稱為“城市的溫度計”,也是一個國家的溫度計,測量著民生福祉增進的成效。我國已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先后出臺土地、財稅、金融、保險博魚boyu體育、人才等系列扶持發展政策,例如多部門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高校增設“老年護理”“老年健康與醫學”專業、養老金融被列入金融“五篇大文章”。
作為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北京、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也有許多肉眼可見的“進階”,包括養老服務智慧化程度整體提升、探索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金融創新支持養老產業、精細到厘米的環境適老化改造等。
怎樣進一步增強市民對于“大城養老”的信心,提升大城市的“適老”溫度?筆者近期在北京、上海兩地走訪中,看到從一些“小切口”解決養老體系建設“大問題”的探索和實踐。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老齡化有“三檔”。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中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從老齡化進入到中度老齡化社會,我國僅用了21年(2000年—2021年),比發達國家快了2-5倍。
“升檔”速度還將加快,預計將用時約10年。這是因為“60后”在未來10年將要老去,出生于1962年-1975年的這一群體人數高達3.67億,彼時的“生育高峰”將轉化為一個“老齡化高峰”。而且“60后”的子女多為獨生子女,傳統的家庭養老保障功能弱化,難以再完全依靠“養兒防老”,亟需加大社會力量的參與。
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壓力更為突出。截至2023年底,千萬級人口城市中,如北京、武漢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均已超過15%,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超過20%。其中,上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28.8%,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高達37.4%。從規??矗本?、上海的老年人口數量甚至超過部分省會城市總人口。
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首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官方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59億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其次,在政策引導方面,綱領性指引不斷出臺:2016年,老齡事業被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2020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2023年底,養老金融被列入金融“五篇大文章”。針對大城市養老,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努力解決大城市養老難問題”提出要求;2019年,全國大城市養老服務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要“大力推動發展大城市養老產業”。
但與“政策熱”形成對比的是,養老服務市場仍面臨一定的“市場冷”困境,表現為養老服務供給速度追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據大家保險集團和尼爾森IQ聯合發布的《2023年中國商業養老服務供需洞察》顯示,2017-2021年,我國養老床位數量復合增長達2.2%,不及同期(65歲以上)老年人口5.9%的復合增長率。
事實上,近年多路社會資本已紛紛進入養老領域,但投資回報率低、周期長、缺人才等問題突出,“普惠型養老機構不重盈利,幾乎全是靠情懷和責任心在支撐?!睋谴浯浣榻B,養合老年公寓是民辦非企業類機構,自2017年開業至今尚未實現盈利。他們測算過盈虧平衡點,以每月5000—10000元的中檔養老院定位收費標準,入住人數達130人時理論上可獲得盈利,但該公寓目前入住老人已有約140位,仍未實現扭虧為盈。
因為資金支出項很多,除了租金、員工工資等“大頭”,還有許多細節。“老年人對溫度、聲音感知更敏感,公寓為此配置了中央空調、靜音地板,電費目前還是商業用電標準。近年消防安全要求越來越高,裝修也需要進一步升級?!眳谴浯湔f。
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些幾乎都是機構自掏腰包,從外部融資的難度系數相對較高。
上海全程玖玖健康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程玖玖”)近年來養老板塊逐步擴大,無論是醫養、康復,還是互聯網+養老,都有所觸及。“長久以來,養老行業都是小富即安式的盈利,并不足以支撐其批量快速發展。想要做大規模,承載更多的養老院,還是得通過融資來實現?!比叹辆劣嘘P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更加深入地開發市場、提供更加細致的服務過程中,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難處。
和養合老年公寓一樣,全程玖玖也是民辦非企業單位養老機構,在傳統信貸邏輯下,這類機構很難獲得融資。“民辦非企業性質的養老機構,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物,現金流也不充裕,還在探索長期穩健的經營模式,對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模式提出了新的命題?!鞭r業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孫寧總結稱。
而民辦非企業單位養老機構不在少數。“在上海700多家養老機構中,一半以上是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全程玖玖負責人進一步稱,助力養老產業發展,不僅是養老機構持續探索、復制推廣好的模式,更需要政府、企業和銀行共同發揮各自優勢,尋求平衡。
2022年10月,上海市政府為養老企業設置了專門的批次包,向養老產業傾斜資源,實現??顚S?。農行上海分行主動對接聯系了多家像全程玖玖這樣的養老服務機構,并實地走訪調研養老產業情況,深入了解企業需求,與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鸸芾碇行穆摵贤瞥鲆豢铕B老領域專屬——“農銀養老批次貸”,共同搭建符合上海特色、貼近產業需求的“金融支持養老產業”新模式。
基于此產品,農行上海黃浦支行第一時間為全程玖玖金涇護理站定制了一套融資方案,僅用5天就發放了300萬元養老批次,解決了護理站融資難、融資貴難題。這筆也是農行上海分行轄內首筆養老批次。
相比于股權融資,養老機構更傾向于銀行,因為沒有股權稀釋的風險,且價格更優惠。全程玖玖有關負責人表示,“人力是最大的運營成本,‘養老批次貸’解決了我們短期流動性的問題。這是一次很好的開端,我們希望借此機會把自己的運營能力展現出來,也期待以后能有更多的支持。相信隨著幫扶養老產業的各項配套政策出臺,尤其是金融政策,養老產業將會實現快速發展,吸引更多資本投入養老產業。”
在北京,金融支持養老產業的思路也在創新。今年5月,養合老年公寓獲得了開業7年來的首筆,資金來自農行北京分行。據該項目負責人、農行北京豐臺光彩支行行長王茜介紹,該筆是養合老年公寓投資主體——養和(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以在京的一套自有房產作為抵押,銀行評估房產價值后,為其提供了1000萬元授信。
“這同樣是農行北京分行在養老產業金融方面的一個突破,把資金貸給真正服務養老的機構?!蓖踯缯f道。
事實上,對銀行來說,目前養老產業認定標準尚不夠明確,也是養老產業金融實踐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痛點。孫寧舉例稱,除了老年人,傷病員也需要使用輪椅,所以輪椅制造企業是否屬于養老產業范疇,同理還有醫院等機構,這些都需要更清晰的統計口徑。
盡管養老產業金融的邊界仍待進一步明確,不過在這一階段,以產品和思路創新“切口”解決養老機構融資難,已是大城養老服務向前邁進的表現。此外還有養老智慧程度整體提升,更是惠及了更多更廣大的老年客戶群體。
上海康橋鎮璞華養護院是紅日集團在上海浦東新區打造的智慧養老試點,進門就可以看到一塊大電子屏幕,記錄了院內訂餐、探視、換床、新入院、請假外出、返院、出院,以及本月壽星、本周活動等信息。這背后是一個“智慧養老綜合數據平臺”,未來家屬也能夠在手機上看到老人在院內實時活動的情況。
這個系統其實也是養老金融服務的延伸。在璞華養護院智慧養老場景的搭建上,農業銀行為其提供了一套基于手機銀行的智慧養老綜合解決方案,涵蓋考勤管理、護工巡檢、呼叫處置、健康體驗、預約探視、輔助點餐、財務管理等方方面面。通過云端部署的方式,院方基于PC瀏覽器即可登錄管理端,全景掌握養護院的日常經營管理數據。
除此之外,家屬可通過農業銀行手機銀行遠程查詢老人在院內的身體健康信息,通過“長者點餐”功能幫助老人點餐,通過掌銀商城為老人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線上完成自助繳費等操作。
“養老院的智能化產品并不會一下子讓人感覺很震撼,都是落實到細節中去的,考慮到老人方方面面的安全和健康問題。”璞華養護院負責人表示,將上述信息數據打通后,形成了統一的平臺數據。
該負責人感慨道,“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對老人入院、健康、用餐、消費、出院等方面進行管理,所有數據打通后在運營上實現了閉環。對于農行的數字化賦能,我們開始其實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使用一段時間后,確實明顯感覺到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極大提升了日常管理工作效率。尤其在結算上更加省時省力且準確,方便財務對賬,也方便了家屬查詢賬單,加強了家屬與院方之間的互動?,F在,我們是毅然決然地主動擁抱農行提供的這套系統。”
智慧養老服務場景也在反哺金融機構。據農行北京分行介紹,該行自主研發了養老助餐點智慧場景,已為北京天通苑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上線個居民小區,進一步豐富了獲客渠道,有利于帶動業務增長,為以數字化、線上化方式做好養老金融服務積累了經驗。
當然,智慧養老服務目前還不能完全替代護理人員,后者仍有巨大缺口待補。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數據,我國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約有4500萬人,而持證的養老護理員只有50萬人,缺口巨大,居家養老護理員供給更加不足。此外,很多老年人健康狀況復雜,護理需求具有復雜性和個性化特征,需要更高專業素養的護理員。
在本次走訪中,多位受訪者都提到“9073”養老服務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社區養老,3%左右老年人機構養老。該概念最早由上海市于2005年提出,此后,國家和各地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大多沿用了這種目標框架。
如今,這一格局在部分地區已有變化。吳翠翠表示,北京目前已是“991”,即99%的老年人居家養老,1%的老年人居住在機構,居家養老占比進一步提升。北京“991”養老格局,在此前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公布的數據中可找到佐證。
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符合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有利于老年人保持習慣已久的生活方式,而且經常和家人、朋友或熟人交往,也能使老年人精神舒暢。近年來,許多城市、企業都著力加大對老人的生活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銀行網點也包含其中,讓養老服務金融從“有”到“優”。
農行上海曲陽支行位于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目前虹口區是上海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而歐陽路街道是虹口區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街道,非常有必要打造一個專注于養老金融服務的特色網點。去年4月開始,農行上海曲陽支行開啟營業網點適老化改造工程,成為了農業銀行網點適老化改造“上海標準”和行業特色標桿網點。
來到農行上海曲陽支行,從入口處的無障礙坡道起就大有玄機。除坡度更緩更適合老年客戶外,還在起點處設置了求助按鈕,需要幫助的客戶可一鍵呼叫網點工作人員。走進營業大廳,整體以青綠色為主調,相比從前更加明亮寬敞,對老年客戶更友好。在裝修上形成了五大類35項標準。比如,在可能出現碰撞、摔倒的區域設置了防撞條、防滑磚(防滑系數大于0.6)。休閑區沙發的尺寸和回彈率也很有講究,座椅高度45厘米、坐深48厘米、靠背高度85厘米、座椅回彈率45%,這是老年人坐著最舒服的狀態。
圍繞金融場景,農行上海曲陽支行建立了專人、、專屬的適老化“三?!狈諜C制,通過配備專人引導、設置尊老、實施專屬服務。據該行行長介紹,“該行還在業務辦理區配置了老花鏡、放大鏡、大字版語音計算器、輪椅、拐杖、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等工具和設施,各項自助設備、指引標識、填單樣張也進行了字體放大和界面優化,便于老年客戶閱讀和識別?!?/p>
對于經常到訪的老年客戶,該行實行名單制管理,指派對接人員,提供專屬金融服務與專屬關愛服務。持續關注客戶產品到期情況,主動了解養老金融業務需求,匹配相適應的金融產品組合,做好養老金融顧問服務??紤]到老年客戶的需求,廳堂大多選配善于溝通、掌握本地方言、社會閱歷豐富的員工;還有多名員工擁有“上海銀行業窗口服務手語培訓”“紅十字救護員”等證書。
不同于傳統老人,當代老人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仍然不減。農行上海曲陽支行推出了養老金融虛擬數字人“饒伯”。采用3D投影技術,契合老年客戶視覺感知下降的特點,交互式為客戶介紹該行金融服務,以及提供醫、食、住、行、樂、學等方面的服務,未來還可能疊加更多的動作和表情。
今年是農行上海曲陽支行“進城”30周年,陪伴不少客戶從三四十歲到六七十歲。在網點升級改造的過程中,還邀請了不少老年客戶前來參觀并提出建議。今年70歲的余姐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放大鏡、拐杖固定器、叫號震動器特別實用,很符合老年人的需求,真沒想到銀行考慮得這么細節。有時候叫號沒注意或者沒聽清,有了叫號震動器就不會錯過了。”
適老化從來不只是硬件設施的改造升級,從細節處真正為老年人考慮的服務更能打動人心。擁有點多面廣、渠道下沉優勢的農業銀行,長期以來是個人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在廣大的縣域、鄉村地區,經過改造,農業銀行的適老化服務優勢會更加明顯。
“農行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目前已有超過2.2萬家網點完成適老化改造,新設或遷建網點也努力向老年客群聚集的社區和街道傾斜,打造300多家適老化服務示范網點?!睂O寧表示。
此外,為充實老年客戶群體精神文化需求,將金融適老、助老落到實處,農行員工還在節日、金融教育宣傳月等時點精心策劃系列活動,在日常工作之余留意周邊社區獨居老人的生活情況。
今年中秋節來臨之際,農行北京分行走進泰康之家·燕園養老社區,開展金融知識專場宣傳。將紅樓夢、民族音樂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消保主題,創作了消保情景舞臺劇《紅樓國樂·話消保》。在國樂飄香的氛圍中,該行青年員工化身紅樓劇中人,生動形象地演繹各類反詐案例。
農行北京西城支行營業部服務周邊多個居民區,其中不乏空巢老人。李奶奶今年已經80多歲了,她的丈夫早年去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李奶奶獨自在北京生活。如今腿腳不便,日常生活較為困難。三年前,客戶經理在辦理業務時,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從那天起,網點的每位員工都把李奶奶當做自己的家人。了解到李奶奶有早起后將窗簾拉開的習慣,幾年來,每天早上,都會有一名農行員工,在路過李奶奶家陽臺時,留心窗簾是否拉開。如有特殊情況,會與李奶奶電話聯系。日復一日,這個習慣已成為農行員工的日常,也成為了他們和李奶奶的愛心約定。
在應對老齡化挑戰中,養老金儲備更是關鍵。長壽時代重構養老理念,尤其大城市里很多老人從養老到享老,對健康和財富的需求不斷攀升,對產品全周期服務、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
金融行業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養老金融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發力點。今年10月,農業銀行推出“農銀養老”服務品牌,全面升級養老金融服務。依托“3+2”養老金融服務體系,致力于滿足廣大客戶全方位養老金融需求。
“3+2中的3,即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2是指科技保障和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兩方面?!睂O寧介紹稱。目前,農業銀行實體社???、電子社??ā⑨t保碼用戶數均居行業前列。在養老金金融服務方面,農業銀行不斷豐富儲蓄、理財、基金、保險、貴金屬、信用卡、個人信貸等全品類養老財富管理產品,提供多樣化的投資選擇,助力客戶增厚養老儲備,奠定高質量養老生活基礎。
發展養老服務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任務。養老金融大有可為,不僅有助于增加全社會養老資產儲備,還可以和相關部門、養老產業主體、專業化養老服務企業等共同打造養老服務生態圈,實現政策護航、金融支持、產業發力多管齊下的良好局面,協力滿足廣大群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美好生活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