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到家獲數億融資背后:被資本看中的家居后服務價值幾何?
作者:小編 發(fā)布時間:2025-01-09 21:25:33 瀏覽:次
魯班到家獲數億融資背后:被資本看中的家居后服務價值幾何?近日,聚焦大家居后市場服務的魯班到家,在近期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扎根深圳,魯班到家默默發(fā)展成全國“找?guī)煾怠逼脚_的“隱形冠軍”,此輪融資也震驚圈內。這也是近年大家居后賽道最大的單筆融資。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1月底,有著“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之稱的啄木鳥,也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資本市場頻頻向家居服務平臺拋出橄欖枝,家居存量時代下的后端服務產業(yè),也更多被外界所關注。但不管是魯班到家、啄木鳥還是萬師傅這樣的家居服務平臺,他們的快速崛起,與互聯(lián)網近年滲透進傳統(tǒng)行業(yè)的紅利高度相關,本質上也是一種為零工找到對應服務場景的“撮合經濟”。
隨著互聯(lián)網信息愈發(fā)公開透明,且頭部企業(yè)資本化加速,家居賽道中的“撮合經濟”究竟如何打造更深的護城河?給家居電商企業(yè)找?guī)煾狄埠谩榧彝ハM者找?guī)煾狄擦T,對于“師傅”這一重要的企業(yè)人力資產,究竟如何才能留得住?涉及細分品類的服務收費與質量評估,傳統(tǒng)家居服務的標準化又該如何突破?南都·灣財社走進魯班到家,與魯班到家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鄧崴對話。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家居服務迎來加速資本化的時代,不管是TO C端的家庭維修場景,抑或是TO B端的幫企業(yè)做售后家居服務的場景。早在2015年前后,魯班到家、啄木鳥、萬師傅、安幫客、匠多多、奇兵到家等一批頭部家居服務平臺先后成立。本不新鮮的事物,卻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相繼擁抱資本。資本看中的這條賽道,其價值究竟在哪里?
“隨著家居電商的興起,消費者可以更便捷地從網上下單購買家具家電,產業(yè)前端已在不斷走向數字化。同一時間,未來三年存量房翻新和局部裝修的契機又進一步為大家居發(fā)展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具體到后端服務場景,大家居后市場解決的是家居到家‘最后一公里’的痛點問題,這里還是個藍海市場,數字化滲透率才1%。”鄧崴講述。
據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23年中國大家居后市場服務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大家居后市場市場規(guī)模約6266億,未來三年平均增長4.9%,到2025年規(guī)模將達到7185億。高潛力的增長空間,也引得資本紛紛加碼。
對在B端服務另辟蹊徑的魯班到家而言,它解決的是家居電商企業(yè)的痛難點。網購平臺、社交電商的興起,家居企業(yè)的商品通過線上賣向了全國各地。對于這些企業(yè),單獨養(yǎng)一個售后服務技術團隊,顯然成本高昂;而零散地去找技術工人,不但時間難以把控、售后服務也難以形成口碑。簡言之,為家居企業(yè)找?guī)煾担囚敯嗟郊野采砹⒚摹案薄?/p>
擁有300多萬名師傅,服務范圍覆蓋全國600多個城市,諸如歐派、好太太、顧家家居等核心客戶長期留存率達到90%,魯班到家業(yè)務在疫情期間的逆勢增長與的長期的穩(wěn)健運營,也為其吸引了高額融資。由創(chuàng)新工場領投、老股東彬復資本跟投,魯班到家在資本寒冬下高達數億元的B輪融資,也是近年互聯(lián)網賽道罕見的大型融資。
不同于魯班到家,消費者更熟悉的啄木鳥,換句話說,是為消費者找?guī)煾怠L柗Q“全國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啄木鳥與京東服務、十分到家的業(yè)務類似,其主要通過線上平臺將有“維修需求的消費者”與“平臺注冊的工程師”相匹配,啄木鳥會從中抽取平臺服務費用。
闖關港交所IPO,啄木鳥自成立以來已獲得4輪IPO前投資,這其中不乏58同城、小米等龍頭的影子。光是2023年前三季度,啄木鳥平臺就有超過700萬單交易,合計總交易額達到17.9億元。
而與資本加速擁抱家居服務這一機遇相對應的,是行業(yè)頭部聚集效應愈發(fā)明顯、各家的服務場景“短兵相接”的新挑戰(zhàn)。
比如,緊追其后的萬師傅平臺。成立十年間從服務中小微B端企業(yè)增至服務大型B端企業(yè)、C端家庭用戶。服務品類同步拓展到14個、累計服務訂單次數突破一億次。再比如,C端選手啄木鳥,盡管當下針對家庭消費者的平臺服務占了收入大頭,但2023年前三季度,啄木鳥在幫企業(yè)維修以及產品物料的銷售上也貢獻了近一成營收,其服務覆蓋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水電維修、管道疏通等300個類目。
魯班到家的服務場景,會否有所轉變?“未來,C端會作為魯班到家服務場景的補充,我們也不排斥做C端,只不過要警惕流量陷阱。”鄧崴告訴南都·灣財社。
“C端人群相對分散、留存率不好把控,目前主要靠廣告引流。現(xiàn)階段客戶留存率高達9成的B端場景仍是主要目標”。把B端賽道做到極致,同步孵化C端服務場景,這是鄧崴對魯班到家業(yè)務能力的構想。
2023年中國互聯(lián)網普及率高達77.5%,數字經濟規(guī)模在也2022年突破50萬億,占國內GDP比重超過四成。數字對大家居的賦能,也從前端銷售逐步深化至后端服務領域。但這樣的“撮合經濟”其護城河究竟在哪里?是突飛猛進的數字技術,還是其他?
不管是為企業(yè)找?guī)煾颠€是給消費者找?guī)煾担@本質上都是利用數字手段解決人力匹配的問題。用鄧崴的話來講,“這還是一門‘人’的生意,而核心終歸還是要回到‘人’的管理上,標準化是一種手段”。因為一次網購智能衛(wèi)浴產品發(fā)現(xiàn)了售后難,鄧崴毅然從人力資源行業(yè)跨界轉型至家居服務。把目光精準投向數字化人力資源管理,鄧崴撮合起企業(yè)方和師傅們,并最終落地在家裝場景,即S2B2C的模式。
但家居服務的標準化,并非易事。這當中既涉及服務品類、場景,既“物”的標準化;也涉及“人”的評價體系的標準化。《2023家居服務行業(yè)洞察報告》顯示,家居后市場服務的消費痛點主要包括整體滿意度低、售后問題多、保障缺位等。
“家裝行業(yè)的標準化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一道木門的安裝,仔細拆分下來都有20多道工序,細致到不同種類的木門又會有細微差異。等到現(xiàn)在智能家居普及了,很多新品類的安裝維修甚至需要老師傅從零開始學起。只有標準化做好了,家居服務才能真正數字化,服務質量也能有保障”,鄧崴表示。
2017年開拓智能鎖品類時,多數師傅甚至都沒接觸過這個新品類。為此,魯班到家花了一年時間對師傅進行線下培訓,把安裝流程的每一步規(guī)范化。“從創(chuàng)立到現(xiàn)在,魯班到家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標準化,并且不斷拓品類、把新品類的標準化去做好。”鄧崴告訴南都·灣財社。如今,魯班到家的服務品類早已超出傳統(tǒng)大家居行業(yè),不斷跨界至安防設備、充電樁、戶外廣告等。
盡管魯班到家、啄木鳥、萬師傅等家居服務平臺們,都鉚足勁在標準化上發(fā)力,但去到具體的服務售后場景,依然少不了爭議。在黑貓投訴平臺,關于家庭維修的投訴多達4400余條。
6月初,消費者李女士就反映在啄木鳥上預約鎖芯維修,平臺竟然收取了近400元,向售后反映維修費貴過換鎖卻遲遲沒有解決。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平臺維修時不時被消費者吐槽“維修刺客”。但即便這樣,也有安裝師傅反映到手勞務費不足,因為平臺的抽成比例有時甚至高達四五成。
雖然面向B端客群,魯班到家的客訴或許并不主要來自普通消費者。但落到“人”的評價體系上,師傅們也有煩惱。在魯班到家接單的汪師傅,就跟南都·灣財社表示,“有的時候明明是消費者的訴求不合理,但平臺客服更護派單商家及消費者的權利,有時自己申訴卻拿不到好結果。”
去年年底,為企業(yè)客戶給消費者上門安裝指紋鎖,明明現(xiàn)場確認簽收,隔天汪師傅卻又收到投訴。盡管汪師傅承諾了二次上門復查,但卻在之后前往的路程中,被平臺告知商家已派送其他師傅。到最后,原本要付給汪師傅近六十元的工費,也被沒收。“維修安裝的勞務費沒了,還來回空跑,投訴給平臺客服也還沒收到回信。”汪師傅表示無奈。
除了撮合企業(yè)、消費者、師傅這三方基本的服務需求外,平臺們或許更應該思考,如何打造長效穩(wěn)健、相對公平的生態(tài)機制。收費標準不透明、服務質量不過關、售后權益或厚此薄彼的背后,本質上還是有更完善的規(guī)則制定體系。
對于平臺方而言,依托數字化信息共享可以快捷有效整合多方需求,但本質上相對稀缺的仍是“師傅”這一資源,如何留住“師傅”,這也是平臺未來管理發(fā)展的一大核心。
啄木鳥的《招股書》里,就特別提示了這一項人力風險。“一旦公司無法在啄木鳥平臺上吸引和留住工程師,平臺對用戶的吸引力將會下降,公司的業(yè)務、經營業(yè)績和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據了解,啄木鳥的工程師即師傅們,與平臺并非雇傭或者分包關系,而是業(yè)內普遍的分成合作模式。
怎么去看當下平臺們的服務滿意度?在鄧崴看來,“既然是服務,做的又是與人打交道的生意。有人對服務不夠滿意,這很難完全避免。但平臺可以做的,是盡量提前分層。第一是客戶群的分層、第二是服務場景的分層。”提前分層,有助于需求明確、更好完善標準化。
基于數據化服務管控,魯班到家從需求發(fā)布到訂單完成,一共設置10大追蹤節(jié)點,對師傅實施可視化管理。另一方面,穩(wěn)定的訂單和收入,也是吸引師傅留存的關鍵因素。據魯班到家介紹,目前平臺聚合超過200萬的商家,可以給師傅們更多派單的機會。
“但根本的,還是要考慮師傅們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人力資源出身,在鄧崴看來,魯班到家這些家居服務平臺本質上做的是“零工經濟”,也是一門共贏的生意。對于商家而言,如果自己建設一支家居后服務團隊,成本高昂不說,光是連鎖企業(yè)要及時響應全國門店就得投入大量人力。而作為藍領技工的師傅們,也常常面臨找不到單的痛點。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目前中國靈活就業(yè)從業(yè)人員規(guī)模約有2億人博魚boyu體育。藍領工人在零工經濟市場勞動力供給占比超過50%,即中國藍領零工從業(yè)人數已超1億人,再加上本身有全職工作、僅利用業(yè)余時間做零工的勞動人口未被統(tǒng)計在內,我國藍領零工勞動力群體數量已達到較大規(guī)模。
給藍領師傅開辦技術培訓學校并提供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鄧崴希望未來開拓更多樣化的場景,把魯班到家打造成藍領零工服務共享的新生態(tài)。